一说到质量提升工作,很多人都认为一线职工整天守着岗位这“一亩三分地”,很难展示大作为。 然而,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机电公司机械三工程部维修三组组长祁征国,却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念出了岗位“质量经”,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告诉大家,质量“神经末梢”的岗位职工,只要迈开腿、肯动脑、勤动手,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提及这件事还得从2月15日说起,那天,祁征国像往常一样,对处于108米高处的受料篦子进行点检。氢冶金受料篦子是承接和处理原料的设施,用于支撑、分散物料、筛分杂质、拦截大块,并使还原气体均匀通过物料层,满足氢冶金稳定、高效反应,与提高氢基球团质量关系密切。 当看到篦子上面已经有物料堆积时,他心里清楚,受料篦子的孔径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生产的需求,这样下去氢基竖炉会出现“饿肚子”现象。 祁征国利用工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从增强筛分效果、减少物料堵塞现象,改进固定方式提升稳定性、方便安装维修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出发,决定通过扩大孔径、模块化组装的方式对受料篦子进行改造。方案定下后,他提前准备改造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利用检修时间高质量完成了孔径从60厘米到100厘米的改造和调试。 受料篦子“变身”后实现了一石二鸟,不仅筛分效率提高了20%,氢基球团的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0.5%。 听闻这个成效,大家对岗位贯彻落实工作质量、管理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质量的工作有了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