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铝业公司以轨道机器人为硬件平台,搭载可见光云台摄像机、红外热像仪、超声、局放、气体、温湿度等传感器,实现对配电室内设备与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全自主智能巡检、全自动异常预警和智能化故障预判。宏兴股份公司结合行业特点,部署状态监测系统和SIS系统,实现重点产线关键设备隐患缺陷提前诊断处理…… 近年来,酒钢集团公司以“零事故”为目标,持续完善设备管理体系,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大力推广状态监测和智能诊断技术,成功搭建酒钢集团公司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平台,形成了以专业点检为核心、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为支撑的设备运行管控新模式,为生产经营提供坚强设备保障。 “‘数智融合’的设备管理看似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传感器等数智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简单应用,实则是融合了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众多因素的一项系统性工程。”运营管理部设备专业负责人介绍,大部分设备是传统设备,机械化水平不一,且分散管理、多头管理问题突出,与该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匹配。 2019年,该集团公司正式组建运营管理部,全面负责设备管理工作,并在钢铝电三大板块全面推行预知维修理念,确立以点检定修制为代表的设备维检模式,标志着层级设备管理的逐步统一与规范。然而,酒钢各产业生产组织模式各具特色,产线装备复杂多样,设备保障需求各异。随着管控下自主经营模式的逐步深入,如何进一步提升整体设备管理水平、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针对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结合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板块生产运行特点,运营管理部以设备功能精度全面受控为基础,围绕目标指标进步、全员生产维护、个性化维检、智能运维等关键领域,制定详细的重点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以创建集团公司设备管理‘零故障’示范区为核心目标、全面推动设备智能运维转型升级”的管理创新成果,并以此带动更多单位和更广区域的积极跟进与实施。 在管理模式确立后,规划了“团队协作、技术集成、模式重构、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技术实施路径。团队协作方面,通过组建设备管理专家团队,汇聚集体智慧,致力于探索并构建适应多产业板块发展的层级设备管理模式,强化集团生产运行的管控效能。技术集成方面,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TPM全员生产维护、PDCA循环提升机制、设备分级管理、智能运维等管理工具与方法有机嵌入,推动设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模式重构方面,旨在构建一套科学高效、适应各产业板块特点的设备管理目标指标评价体系,并深入贯彻PDCA循环提升机制,确保管理导向在分子公司层级得到精准传达与有效执行。实践创新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兼顾设备运行稳定性与维修经济性,依据产线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并推行个性化检维修策略,充分激发基层一线的自主管理与实践创新能力,实现设备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加大智能运维理念与技术的宣传力度,引导专业人员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广泛推广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智能运维技术,加速设备运维模式的智能化转型,为智能制造能力的整体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为支撑的设备运行管控模式,积极探索并创建具有酒钢特色的设备“零故障”示范区,形成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理念与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