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通过调整运输路径和运输模式,进一步压降物流成本,全口径吨钢物流成本同比再降16.27元,吨钢物流成本降幅为3.56%,2024年降低物流成本2.78亿元。 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全系统降本的重要一环。2024年,本钢物流管理中心梳理降费指标,细化降本措施,强化“算账经营”,对内加强与销售部门和生产厂的联动,对外稳固与港口、铁路、物流供应商的战略关系,在保障物流、生产和销售稳定顺行的同时,进一步压降物流成本,铺就物流运输发展“新高速”。 在汽运方面,本钢积极扩大承运商范围,引入外省市返程车队承接运输任务,承运商从30家增加到50家,有效降低了物流运输单价。同时,本钢合理优化运力,引入外部货源,确保双程满载,保障供应链高效稳定运行,显著降低运费。 在海运方面,本钢选择长期稳定的供应商队伍,与供应商协商更优价格,实现运输成本与质量双赢。通过议价模式使海运运费低于同区域钢厂标准,年节约运费8000万元。在港口资源分配方面,本钢积极应对丹东港港口能力受限的挑战,全力满足本钢冷轧产品的仓储需求。同时,将大连港上海航线全部调整至丹东港,每吨节省费用14.6元,成本优势明显。 为弥补传统运输模式的不足,本钢还积极推广多式联运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创新打造了“渤海汽运甩挂专线”“渤海铁路班列”等多种联运方式,不仅满足了降本需求,还显著提升了运输质量。同时,本钢还与港口实现数据对接,对理货、入库、装船实现全流程全覆盖。“钢—港—船”供链条信息贯通,实现港口现代化装备在本钢产品上的应用,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数据接通后,本钢产品港口理货周期可缩短0.35天,提升本钢海运效率,降低港口库存。 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本钢组织搭建了电动汽车销售平台,提高车队购车积极性。同时,本钢将负责厂际间运输的燃油重卡更换为电动重卡,使部分原料的清洁运输比例提升至80%以上,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万吨,汽车运费普遍降低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