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原材料(钢铁)赛道决赛在重庆圆满收官。经过20个参赛团队的激烈角逐,12位专家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1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9名,最具投资价值奖5名。历时70天的大赛落下帷幕。 此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以“创新筑梦 智造未来”为主题,于今年9月27日正式启动。作为落实《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行动之一,此届大赛共设置“工厂设计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跨场景协同、精益管理”5个赛题方向,吸引了全行业127个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积极参与。经过层层评选,历经文审、复赛两个赛段,最终20个优秀成果晋级决赛。据了解,20个优秀成果均将被纳入“2024年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荐目录”,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考和资源库。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做总结讲话。钢协科技环保部处长、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钢铁行业分盟执行秘书长符鑫峰担任主持人。12位专家参与评审,来自钢企、高校、科研院所、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等单位的60余位代表参与决赛。 冯超在总结讲话中向所有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敬意。他指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此次大赛,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评选结果出炉后,大赛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 与会评审专家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今年进入决赛的解决方案整体质量较高,而且覆盖的场景更加丰富,不仅涉及生产制造环节,还拓展到了销售、研发、物流、成本分析、市场预测、碳管理等环节,这意味着钢企智能化在单个场景应用层面走深做实的同时,还在快速向全产业链延伸。特别是很多解决方案都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体现了钢企正与时俱进积极拥抱AI等新科技。 此届大赛由钢协、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钢铁行业分盟主办,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承办。